断木掘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上古时代,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。虽粗拙,亦适用。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。
出处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。宋·黄庭坚《题王黄州墨迹后》诗:“掘地与断木,智不如机春。”
例子尝观孔融《肉刑论》云:贤者所制,或逾圣人,水碓之巧,胜于断木掘地。宋·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
基础信息
拼音duàn mù jué dì
注音ㄉㄨㄢˋ ㄇㄨˋ ㄐㄩㄝˊ ㄉ一ˋ
繁体斷木掘地
感情断木掘地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稀里哗啦(意思解释)
- 轻而易举(意思解释)
- 从俗浮沉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※ 断木掘地的意思解释、断木掘地是什么意思由康熙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梁孟相敬 |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。后泛指夫妇相敬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齐头并进 |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。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。 |
晕头转向 | 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堂堂一表 | 形容身材魁伟,相貌出众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小巫见大巫 | 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