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镳分路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镳:马嚼子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路而行。指独树一帜,各行其是。
出处《隋书·高祖记》:“已诏使人,所在赈恤,扬镳分路,将遍四海,必令为朕耳目。”
例子唐·颜师古《汉书叙例》:“六艺残缺,莫睹全文,各自名家,扬镳分路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áng biāo fēn lù
注音一ㄤˊ ㄅ一ㄠ ㄈㄣ ㄌㄨˋ
感情扬镳分路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分道扬镳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想望丰采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材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(意思解释)
- 牛星织女(意思解释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释)
- 挂冠归去(意思解释)
※ 扬镳分路的意思解释、扬镳分路是什么意思由康熙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有两下子 | 比喻有点本领。 |
经邦论道 | 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
安于现状 | 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
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