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收录〔5900〕首关于风的古诗
本页收录的有关风的古诗/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,通过这些风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。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风的古诗词,欢迎分享。
唐代:李白
吴山高,越水清,握手无言伤别情。
将欲辞君挂帆去,离魂不散烟郊树。
吳山高,越水清,握手無言傷别情。
将欲辭君挂帆去,離魂不散煙郊樹。
清代:蒋春霖
燕子不曾来,小院阴阴雨。一角阑(lán)干聚落花,此是春归处。
燕子不曾來,小院陰陰雨。一角闌(lán)幹聚落花,此是春歸處。
五代:顾敻
云淡风高叶乱飞,小庭寒雨绿苔(tái)微,深闺人静掩屏帷
雲淡風高葉亂飛,小庭寒雨綠苔(tái)微,深閨人靜掩屏帷
三十六离宫,楼台与天通。
阁道步行月,美人愁烟空。
三十六離宮,樓台與天通。
閣道步行月,美人愁煙空。
谢亭离别处,风景每生愁。
客散青天月,山空碧水流。
謝亭離别處,風景每生愁。
宋代:秦观
倚危亭。恨如芳草,萋(qī)萋刬
南北朝:庾信
萧条亭障远,凄惨风尘多。
关门临白狄,城影入黄河。
蕭條亭障遠,凄慘風塵多。
關門臨白狄,城影入黃河。
唐代:白居易
南浦(pǔ)凄
宋代:周密
楚江湄(méi),湘娥乍见,无言洒清泪。淡然春意。空独倚东风,芳思谁寄。凌波路冷秋无际,香云随步起。谩
楚江湄(méi),湘娥乍見,無言灑清淚。淡然春意。空獨倚東風,芳思誰寄。淩波路冷秋無際,香雲随步起。謾
宋代:方蒙仲
尽是矜风日,谁能耐雪霜。
难中见工巧,黑常胜青皇。
盡是矜風日,誰能耐雪霜。
難中見工巧,黑常勝青皇。
佳则风月境,远而烟水乡。
此花元本分,定不为人香。
佳則風月境,遠而煙水鄉。
此花元本分,定不為人香。
有人善丹青,画我风满袖。
其如香笔下,描不就□□。
有人善丹青,畫我風滿袖。
其如香筆下,描不就□□。
清代:纳兰性德
麦浪翻晴风飐(zhǎn)柳,已过伤春候。因甚为他成僝
麥浪翻晴風飐(zhǎn)柳,已過傷春候。因甚為他成僝
宋代:游次公
风雨送人来,风雨留人住。草草杯盘话别离,风雨催人去。
泪眼不曾晴,眉黛
風雨送人來,風雨留人住。草草杯盤話别離,風雨催人去。
淚眼不曾晴,眉黛
两汉:班婕妤
新裂齐纨(wán)素,皎
新裂齊纨(wán)素,皎
唐代:王维
清风明月苦相思,荡子从戎(róng)十载馀
清風明月苦相思,蕩子從戎(róng)十載馀
清代:王淑
尖风荡漾帘波冷,游丝百尺飘香径。湿翠愁红入卧屏,梁间双燕参差影。
金钗堕发春眠重,可怜春去愁难送。花开花落费商量,凭谁唤醒流莺梦。
尖風蕩漾簾波冷,遊絲百尺飄香徑。濕翠愁紅入卧屏,梁間雙燕參差影。
金钗堕發春眠重,可憐春去愁難送。花開花落費商量,憑誰喚醒流莺夢。
明代:柳如是
有怅寒潮,无情残照,正是萧萧南浦(pǔ)。更吹起,霜条孤影,还记得,旧时飞絮
有怅寒潮,無情殘照,正是蕭蕭南浦(pǔ)。更吹起,霜條孤影,還記得,舊時飛絮
宋代:曾允元
一夜东风,枕边吹散愁多少。数声啼鸟。梦转纱窗晓。
来是春初,去是春将老。长亭道。一般芳草。只有归时好。
一夜東風,枕邊吹散愁多少。數聲啼鳥。夢轉紗窗曉。
來是春初,去是春将老。長亭道。一般芳草。隻有歸時好。
明代:宋琬
倒泻银河事有无,掀天浊浪只须臾(yú)。
倒瀉銀河事有無,掀天濁浪隻須臾(yú)。
宋代:欧阳修
一年春事都来几,早过了、三之二。绿暗红嫣(yān)浑
一年春事都來幾,早過了、三之二。綠暗紅嫣(yān)渾
清代:叶辰
羡耻图鳷鹊,懒绘麒麟。随北富,任南贫。总相亲、解惜香封粉裹,窥园忘禁,窃药随人。
月黑齐肩,日高对面,赏遍檐花不欠伸。衫薄怕沾梅后雨,命轻难看隔年春。
羨恥圖鳷鵲,懶繪麒麟。随北富,任南貧。總相親、解惜香封粉裹,窺園忘禁,竊藥随人。
月黑齊肩,日高對面,賞遍檐花不欠伸。衫薄怕沾梅後雨,命輕難看隔年春。
宋代:蔡肇
笔间云气生毫末,纸上松声听有无。
收得三茅风雨样,高堂六月是冰壶。
筆間雲氣生毫末,紙上松聲聽有無。
收得三茅風雨樣,高堂六月是冰壺。
三眠未歇(xiē),乍到秋时节。一树斜阳蝉
三眠未歇(xiē),乍到秋時節。一樹斜陽蟬
清代:王国维
满地霜华浓似雪。人语西风,瘦马嘶(sī)残月。一曲阳关浑未彻。车声渐共歌声咽。
滿地霜華濃似雪。人語西風,瘦馬嘶(sī)殘月。一曲陽關渾未徹。車聲漸共歌聲咽。
天涯旧恨,独自凄凉人不问。欲见回肠,断尽金炉小篆(zhuàn)香。
天涯舊恨,獨自凄涼人不問。欲見回腸,斷盡金爐小篆(zhuàn)香。
清代:吴祖修
日斜问渡汉阳门,双桨中流浪欲翻。人世那能容李白,风波何必系章惇。
惊心频洒途穷泪,剪纸难招定后魂。还是故乡风景好,鲈鱼莼菜足江村。
日斜問渡漢陽門,雙槳中流浪欲翻。人世那能容李白,風波何必系章惇。
驚心頻灑途窮淚,剪紙難招定後魂。還是故鄉風景好,鲈魚莼菜足江村。
南北朝:薛道衡
垂柳覆金堤(dī),蘼
唐代:韦庄
扶桑(sāng)已在渺
宋代:白玉蟾
隔岸芦招手,沿溪柳拜人。两庾黄竹路,水齧白沙津。
隔岸蘆招手,沿溪柳拜人。兩庾黃竹路,水齧白沙津。